3.

    博望坡大胜,当日鸣金收兵后,关,张二人相谓,称诸葛亮为神人。行不数里,拜伏于诸葛亮车前。须臾,众将皆至,收聚众兵,分赏粮草辎重,班师回新野。

    赵云一眼便看到了诸葛亮。军师正应是风发时刻,却不见得意样子,与人交谈也如往常,对刘备封赏也只点头。殊不知这般“胜利如同探囊取物”态度最是傲慢。

    看过来了。两人视线一接,赵云本不想诸葛亮会有何反应,却见军师微微颔首,对他点了点头。这是……肯定?

    博望坡大胜曹贼,刘备正高兴,拉着军师谈天说地,言谈间皆是元直所言非虚,得军师是玄德之幸。诸葛亮忙于应对,只刚刚与赵云一对视。赵云想等和空隙,与诸葛亮谈那日约定的赌注,却一直没找到机会。

    “将军,军师请您去分配钱粮辎重。”他出走的神思被士兵唤回。

    “军师?”赵云问道。

    “对啊,军师。”士兵谈到军师时已有仰慕之情,赵云对他有印象,似是从白门楼起便在刘备营中。

    既然是军师意思,赵云只得应下,况且军师此时应酬不停,十分心,一半要回应主公,一半要应对谋士吹捧。

    且等处理完事务再来。赵云心里盘算,却没想到此战大胜,钱粮辎重分配起来忙了两日,再见军师时已是庆功宴上。

    酒过三巡,在场众人大多微醺,张飞抱着个酒坛子,逢人便要对饮,被人拒绝便要发脾气,拎着倒霉谋士领子,质问对方是不是看不起自己。若不是刘关在场有所收敛,怕是要拎着人家出去鞭笞。

    赵云并不沾酒,心里装着赌约,只吃了两口鸡肉。他的视线不可避免的落在主位旁,博望坡一战,刘备甚是看重诸葛亮,为表亲近,特设座位。

    庆功宴上难免讨论日前火烧博望坡,诸多赞美不停,到底说文人的嘴,溢美之词层出不穷。刘备自乱后到处流窜,先投袁绍,又吃败仗,得徐庶后才稍有转机,元直走后,刘备如同白昼失光,此时一扫黯然神伤,看诸葛亮眼神炯炯。

    “不见军师牵马回去,可是未寻到心仪马匹?”刘备忽然提议道,“军师观的卢如何?”

    他声音不大,唯有近旁之人能听清。赵云只觉得酒气,余光瞥见张飞抱着酒坛子向他走来,赶紧起身,寻了处清闲地方。

    不同常人所想,赵云酒量并不好。若是平常,细品尚可,今日张飞兴起,拉着他灌上几坛,怕是他只能让人把自己抬回去了。

    今夜可见明月高悬,夜风袭来,带着一股焦土味道。赵云不禁皱眉,耳尖一动,似乎听见什么声音。

    “子龙将军。”

    一回头,只见诸葛亮正三步下得台阶,向他走来。

    “子龙?”待人靠近,赵云才发出疑问。

    “不能叫?”借着月光能看清诸葛亮眉毛一挑,颇有气势,慢条斯理地又重复一遍,“子龙将军。”

    “军师。”赵云无奈回应道,紧跟着问,“主公怎么让军师脱身了?”

    “翼德拉着他斗酒。”诸葛亮低头一笑,似是想到乐子,“亏得他能找到个流星锤大的坛子。”

    两人默契对视,各自一笑,同往台下走去。